不合格的一次性紙杯
銷毀的不銹鋼餐具
青島新聞網11月28日訊 昨天,記者從山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10月份以來,山東煙臺、威海等口岸連續發現多批韓國進口食品接觸產品經實驗室檢測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其中“阿爾特”牌煎鍋、“凱親艾特”牌炒鍋蒸發殘渣(4%乙酸)超標,“凱親艾特”牌鋁制炒鍋蒸發殘渣(4%乙酸)及鉻溶出量超標,“多琿”牌一次性紙杯標識及脫色試驗(水)不合格,“SK”牌不銹鋼蒸簾鉻溶出量超標。
據介紹,重金屬超標危害較大,鉻大量攝入可致腹部不適及腹瀉,并引起鼻炎、咽炎、支氣管炎、皮炎或濕疹等,且鉻元素易進入人體細胞,對肝、腎等內臟器官和DNA造成損傷,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基因突變。而蒸發殘渣超標很多人不以為然,實際上蒸發殘渣超標意味著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遇醋、油等會析出大量的殘渣,人體過多將有害健康,此外還直接影響食物的色、香、味等。
自2010年以來,山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已先后從70批次的進口炊具、酒具、兒童用餐具中檢出重金屬、熒光物質超標以及違法添加過量塑化劑等問題,檢出問題批次約占全國同類問題檢出數量的五分之一,對發現的上述問題的產品采取監督銷毀或退運處理措施。
山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相信進口產品質量,在購買進口食品接觸產品時,應索要或查看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檢驗證書或證明。消費者在面對不同材質的進口食品接觸產品時,如有可能,盡可能選擇玻璃、陶瓷等不合格率相對較低材質的產品,另外,盡量少選擇色彩艷麗、圖案印制復雜的食品接觸產品。(青島新聞網記者)
上一篇:農夫山泉訴京華時報案明日開庭